滑蛋飯夠不夠滑[飲食習慣大不同系列]
崔記的滑蛋飯一直是受歡迎排行榜的前三名, 這道料理即是崔記茶餐廳時代的「黃金蛋蓋飯」
由於當時有另外一道為迎合台灣口味的「滑蛋燴飯」,是屬於很多湯汁勾芡型的燴飯形態,
所以把這道 #用了三顆有機紅仁雞蛋 紮紮實實的 滑蛋飯名稱讓給了燴飯系列
現在 崔記小餐館捨棄 台灣大眾口味的湯汁燴飯, 雖然知道很多人喜歡白飯被湯汁覆蓋的吃法,
這個作法只需要一顆蛋,利用高湯勾芡的「燴飯」在這個雞蛋成本高漲的時代利潤也相對較好,
但與香港的滑蛋飯卻完全不同
很多台灣傳統料理的店家可以將燴飯做得更好,
我們不希望只為了[讓客人多一種選擇] , 而做自己不擅長也不合自己口味的料理
因此在2018年搬家從崔記茶餐廳將自己升級為崔記小餐館的同時
捨棄 屬於台灣傳統的[燴飯]
專注提升屬於香港口味的"滑蛋飯"

基於開店這幾年面對客人的經驗,台灣人與香港人吃飯的喜好有點不同
米的種類不同
台灣有著悠久的農業史,經過不斷改良,米的品種千變萬化,但共通點幾乎就是特有的柔軟略黏的口感才是大眾喜歡,並稱之為好米
而香港在歷史上是個貿易城市,有大量來自東南亞的食材,包括粒粒分明的泰國香米
對香港人而言的[白飯],不論是在家吃飯或是外食都是一貫使用的這種乾爽細長的米種
喜歡的口感不同
延續米飯的口感,似乎飯類的其它延伸料理也是如此
台灣喜歡柔軟的飯粒被醬汁緊密包覆的狀態,由各式燴飯可知,還有肉羹飯、蝦仁羹魷魚羹飯等
,以及佈滿醬油的滷肉飯,滑蛋飯也是如此
台灣大部分的滑蛋飯是屬於燴飯類
蛋漿絕不能成型,要像蛋花湯一樣一絲絲的蛋花與其他配料混合太白粉勾芡而成的湯汁,浸泡白飯
可能是這樣的飲食習慣,多數台灣人對於單吃白飯,會覺得單調或是太乾
而在香港的滑蛋飯是完全不同的訴求
香港人記憶中的滑蛋飯是濃厚扎實的蛋汁料理過後覆蓋在泰國米的飯上
一口蛋覆蓋一口飯
配上醬汁
療癒辛勤工作的飢餓與疲勞
蛋要軟綿滑溜,但不能湯湯水水
飯粒要乾爽,粒粒分明,覆蓋在白飯上的滑蛋要有蛋的口感
還要有醬香滿溢的清爽醬汁淋在蛋上
蛋要覆蓋在飯上,而不是飯泡在蛋裡
所以來店用餐的台灣客人,偶爾會聽到醬汁不夠,或是覺得蛋太熟,與飯分開,沒有飯粒被蛋汁360度包圍的口感
這樣常見的一道街邊料理,一樣的蛋與飯,不同的熟度與比例,不同的調味與手法
反應出飲食習慣的不同
各有所好。
